国际新闻网悉尼讯(记者:天峰)认识孙献良老师已经九个年头了,那是2011年11月在悉尼车士活中华文化中心“庆祝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型《博爱》艺术展”开幕式上,他高高的个子,坚挺的腰板,一举一动带着一种与人不同的气质,他一口的德州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上前与他攀谈,才知道他是一名从军营走出的书法家,他和夫人此次来悉尼是探望求学的女儿,也由此我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献良,山东德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自幼受其父亲的熏陶,9岁开始学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他师从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真传弟子李义三,学习武体书法,他吸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字如其人,的确是这样,他的书法作品刚劲有力、洒脱奔放透着一股锐气,不适大家风范,他虽已年过半百,但在他身上体现的精气神给人一种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感觉。
军人出身的孙献良,在军营之中,他的书法作品就受到了广大官兵的喜爱和追捧。1982年,他的书法作品《爱如母》荣获军区一等奖,1985年,孙献良转业回到德州,业余时间,他常常醉心于书法艺术之中,不断深入探索。为了书法创作,他博览群书,从哲学、文学、文字学、历史、兵法、天文地理等领域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他从事书法创作艺术几十年,无一日不研法,无一日不修贴,书山有路勤为径,所以他能攀书法之高峰正是日复一日孜孜以求的用功,使得他的书法日益精进。
2015年 5月18日,他书写的一幅长达66.6米、宽2.2米,由111张屏条组成的书法作品《孙子兵法》在德州市五环体育馆的露天体育场一展风采,参加活动的有领导、有专家学者有书法爱好者,对他的书法作品给与高度的评价,此次展示可谓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当记者采访时,他说:“这个想法几年前就在我心里初具雏形,可下这个决心很不容易。我正处在最好的年龄段,书法水平正值巅峰期,现在不写,以后就没有精力了。 ”为了能更好地创作,孙献良把自己关在家里,夜以继日,不问早晚,有时写到晚上12点,有时则是凌晨4点。 3个月之后,这幅作品得以最终完成。
欣赏孙献良的书法是一种艺术享受。孙献良的书法之美,重在字里行间。孙献良书法苍劲有力,全在于他多年的临帖研习之功力,运笔独用中锋,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笔一划。这也是他不服输、不放弃的秉性所至。孙献良的书法字迹用笔老道,笔墨所到之处,似千年老梅,铜干铁筋,斑痕累累。但无不苍劲有力,清秀奇香隽永。其作品的风格、章法、用墨特点,就看出他胸中锦绣。他小楷方方正正,有整齐之美;《前赤壁赋》,从“壬午之秋,七月既望,”到“不知东方之既白”。从文字的布局来看,法度严谨。每一行都非常笔直对齐,字与字之间的间隔也很舒朗,端庄而秀丽,温婉内敛。至于他的行草,如九天龙驹,恣意纵横,气势如虹,大小搭配,浓淡相映,乃神来之笔。“岳阳楼记”是其代表之作。其中,布局严正规范,收笔关联下起;其“年、晖、千、鄉、号”之竖,如千年松柏,筋骨外露,顿挫有力;“庆、历、春、滕”收笔如吴钩,修短合度,翩若惊鸿。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书法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必须沉下心来长期练习、感悟,积时而成。” 2013年,退休后的孙献良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创办了翰林书画研究院,以书会友,与同道切磋交流。他常常说“将书法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近几年来,孙献良先后在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为慈善活动捐献作品,在国内的很多场合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的多幅作品被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收藏家及外国友人收藏。其中《铸就辉煌》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华严经百米长卷》被山东佛教协会收藏,《岳阳楼记八扇屏》被山东德州文化馆收藏。
孙献良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 ,以永无止境的奋进姿态,在书山攀登,在艺海遨游!愿他那已插上翅膀的书法作品,远走高飞,走出国门!
发布者:采编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inewsw.cn/china-news/2019/07/19/archives/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