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网消息 “您”是老北京人的必备敬语
北京人说话,是出了名的喜欢用“您”字。这个字在老北京人的待人接物中经常会用到,比如两个人互相见面问好,要说“吃了吗您?”,互相道别也会来一句“回见了您”,都是很正常的寒暄里的口头语。
“在‘你’字下面加上一个心,表示打心眼儿里尊重对方的意思。此外,还发明了第三人称的敬语‘怹’”。
“但‘您’字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会用。”第一是非常亲密的同辈朋友,或者恋人之间,就不合适,用了“您”反而显得生分、有距离感;第二,这个字表示尊敬,所以正常来说,长辈对晚辈也很少用。
“假如一位长辈对晚辈说,‘您怎么这样啊?’‘您别这样行不行’,这个时候实际‘您’表示的不是尊重,已经有了一点不好的情绪,代表的是对晚辈的某种‘不满’”。
称呼别人是“爷”,也可能表示讽刺
在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里,有常四爷、松二爷等人物。在读者看来,称呼对方为“xx爷”显然是一种敬称,但刘一达说,也未必。
“一种确实带有尊敬的意味,比如咱们表示祖父意思的‘爷爷’;又或者是对某些关系很好的熟人,叫对方‘XX爷’,表示尊重。”刘一达解释。
但另外一种情况,叫“爷”可能是讥讽。刘一达说,如果某个人外形邋里邋遢,人情往来上好吹牛、好摆谱,形容这个人德行很差,老北京人往往会来一句“瞧这位爷”,语气里就有了调侃和讽刺的意味。
“北京人用‘爷’字往往会根据对象有所选择,比如我是地道的北京人,打小儿住在胡同里,说话一口京片子,放在过去别人叫我‘刘爷’就没毛病。但你对人家大学教授,就不能这么称呼。”刘一达说,这就是用法上的一点小区别。
那些渐渐消失的北京方言
随着时间流逝,有些好玩的北京方言也不再使用。刘一达提到,过去北京人表示惊叹爱用“哎哟我的佛爷桌子”,但现在的年轻人,都改成了“哇塞”,“前者几乎消失了”。
“再比如,过去管火柴叫‘取灯儿’,很形象,火柴可不就是拿来点灯用的?”刘一达表示,以前还管蝴蝶叫“蝴帖儿”,现在也基本见不到了,“方言的‘与时俱新’,是个正常现象”。
“土得掉渣”的北京方言自有可爱之处,“说饭馆的菜做咸了,北京人会来一句‘警察来抓你了,你打死卖盐的了’,透着一股子幽默和率真。语言要有生活,源于生活,才能创作出好的京味小说”。
发布者:采编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inewsw.cn/china-news/2019/07/03/archives/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