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走向海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本报记者 屈 佩 谢亚宏 崔 琦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非遗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有效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讲好非遗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融合创新 提高非遗传播声量
武术、榫卯、龙舞、皮影戏……打开一些海外社交媒体网站,在中国文化专题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视频产品热度居高不下。千万级的播放量、百万级的点赞数体现了中国非遗的影响力。评论区里,各国网友用不同语言参与互动,表达对中国非遗的热爱:“中国有太多令人惊叹的文化瑰宝。”“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去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拓展传播渠道、创新非遗品牌、更新表达方式,中国不断探索非遗可持续发展之路,让非遗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者与讲述者。
将米粒大的陶泥放到微型拉坯机上,用指尖捏出花瓶的形状,再用竹签、镊子精雕细琢。轻执毛笔上色后,再在花瓶中插上一朵小花,一个微型陶艺作品随即完成。高超的技艺让江西景德镇陶艺师傅王文化走红海外,相关视频的海外累计播放量超过1亿。“希望陶艺能够引起国外受众对非遗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中国文化。”王文化说。
去年6月,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非遗相关内容在海外短视频平台的播放总量已逾308亿,春节、中医针灸、京剧等位于关注榜前列。一些非遗传承人、文化机构、非遗爱好者等在海外许多社交平台分享中国非遗的相关内容,这些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使得非遗视频产生的影响呈指数级增长。
戴上醒狮VR头套,就可以沉浸式体验舞狮,做高难度的踩梅花桩动作。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与动漫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VR、AR醒狮小程序和数字藏品,还孵化了一款醒狮体感机器人。在数字技术支持下,“赵家狮”在海外举办多场演出,线上教学也反响热烈;
一键生成太极拳AI形象,一站式了解太极拳历史、流派等文化知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太极拳+数字技术,推出“太极拳一张图”,让爱好者们轻松获得太极拳的相关知识;
…………
5G、VR、AR等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让数字科技与古老技艺相互碰撞,赋予非遗更多元、时尚的表达方式,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非遗正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勃勃生机。
拓宽渠道 增加非遗应用场景
初夏时节,漫步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的乡间小道,竹林间,满目是醉人的绿意。德国设计师克里斯刚刚在这里完成了“庄周梦蝶”橱窗艺术装置的系列设计。暖黄色的橱窗内,竹片环绕,形成一个个星系,一只只皮制蝴蝶在其间翩翩起舞,如同一个美丽的梦境。
克里斯与中国非遗结缘很早。2011年,他被余杭纸伞吸引,来到当地一家作坊学习油纸伞制作工艺。用创新设计点亮中国传统非遗,这个共同的梦想让克里斯与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刘伟学走到了一起。在他们的密切合作下,一件件具有现代设计感的中国非遗作品亮相米兰设计周展览、雅典博物馆展览等国际展,让国际设计界看到中国非遗产品的神奇工艺。
克里斯还将纸伞结构融入衍生品设计,制作出不少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如今,他在余杭的工作室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外,每一件产品中都饱含中国非遗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深厚,非遗是这个宝库中的珍品,从中汲取的创作灵感为我们的作品增添了生命力。”克里斯说。
昔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通过古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中国匠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一致认可。以商贸活动为载体,文化交流在古丝绸之路沿线蓬勃开展;
如今,非遗传承人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争取更多应用场景,让中国非遗更好地融入世界人民的生活。
去年6月,在法国亚眠市举行的“地球村嘉年华”活动上,文创产品“非遗娃娃·绢舞飞天”一亮相就引起轰动,现场的法国女孩感叹:“太美了!我很高兴能有机会看到这么动人的创作。”
今年初,甘肃40余家非遗工坊的100多个品类、2000余件非遗产品在线上与全球用户见面,“鱼跃龙门”虎头帽销往德国,玉兔香包销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
4月,在茶叶采摘季,中国茶企迎来了世界各地的订单。为了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国茶文化,来自英国茶企的艾薇塔特意到武夷山市参加春茶的开山仪式,“要让一个外国人爱上中国茶,从文化层面认识它是第一步。”
如今,以中国非遗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商贸活动日益增多:在米兰设计周可以欣赏到非遗香云纱;去巴黎米其林餐厅能够品尝地道的茉莉花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购买中国企业为国外用户量身打造的藤编篮子……时尚、多样的非遗产品正在走进海外千家万户。
非遗为媒 促进民心相知相通
清丽细腻的唱词、婉转悠长的曲调,一曲《牡丹亭·游园》让观众们沉浸在昆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魅力之中。今年初,昆曲、评弹、苏绣纷纷亮相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当地观众前来体验中国非遗。不久前,新加坡戏曲学院主办的2023年戏曲大舞台拉开帷幕,戏曲爱好者可以再度欣赏到专业的表演。
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连接人们感情的纽带。新加坡戏曲学院艺术总监张莉告诉本报记者,新加坡戏曲文化离不开中国元素,新加坡戏曲学院和中国艺术同行们通过联合举办文化艺术交流、联合导演剧目等活动,让两国人民在戏曲声中相互理解,相近相亲。
中国非遗见证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中国旅游文化周”等活动框架下展示中国非遗;京剧、剪纸等非遗亮相孔子学院课堂;中外博物馆联合举办非遗展览……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里,灿烂的中国非遗魅力绽放,促进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彼此欣赏——
来自法国的裴迪恩第一次看到留青竹刻作品,便被其深深吸引。他叩开了常州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的大门,拜留青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坚仁为师,潜心学习竹刻。他说:“艺术没有国界,通过竹刻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魅力。”
黎巴嫩小伙子当上“京剧练习生”,法国姑娘成为宣传中国茶文化的志愿者,哥伦比亚摄影师在线宣传粤剧文化……从对非遗了解、接受到欣赏、体验,民心相通的故事不断书写。
文化遗产,共生共享。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送王船”,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申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
福建省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孙静是“送王船”申遗成功的见证者之一,她向本报记者展示了一本厚厚的论文集,其中汇聚了中外学者对“送王船”的研究成果。她说,联合申遗成功后,相关机构举办了一系列专题研讨会、论坛等。“‘送王船’申遗是不同文明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这一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海内外的学者联结在一起。”
如今,以非遗为媒,中外文明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所执行主任马尔塞拉·穆萨贝留告诉记者,中国正在向世界讲述精彩的非遗故事。非遗出海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塑造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中国形象,“中国对非遗的继承与弘扬也有助于保护全人类的文化宝藏,体现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观。”
来源:中国侨网
发布者: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inewsw.cn/china-news/2023/06/16/archives/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