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瓦,作为中华民族主要建筑材料,
陪中国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时代。
瓦的出现,
使古人告别了茅草屋顶,
安逸的生活场景使幸福有了具体模样。
在北京,它是皇城中平民的避风场所;
在徽州,它是烟雨江南的诗意符号;
在丽江,它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历史沉淀。
儿时,站在院子里,看鸟儿在瓦上蹦跶蹦跶,想着有一天像鸟儿一样和瓦来个“亲密接触”。如今,站在高处看那连绵的瓦房仿佛是大地的衣裳,抚慰着在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守护着他们的美梦。
瓦,取之于大自然中的泥土,以烧制使其坚硬。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秋》中关于青瓦的描述,“隐公八年,松公、齐候、卫候盟于青瓦屋。”在当时,已有青瓦为屋顶的建筑。到了宋辽金时期,瓦在民间得到了推广。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宋都城汴梁普通的居民建筑已经用瓦铺屋顶。
瓦,不仅为数代中国人提供了遮风避雨的生活场所,更承载着四季的变化。
是夏,急速的雨来不及躲闪,站在陌生人的屋檐下,看着绵延的雨帘编织后的世界。是秋,风带走秋叶,细碎地落于瓦上,黄灰相间的美意,装饰着寂寥的秋。是冬,雪与瓦构成一幅构图绝妙的山水画,冰条从瓦当垂下,带着冬的趣味。是春,一颗小树苗从瓦的缝隙中钻出来,属于它的一生刚刚伊始。
瓦,在四季的流转中,承载着特别的痕迹与记忆。雨水的冲刷,在瓦上留下斑驳的痕迹,使每块瓦有了独特的样子;氤氲的世界,使青苔一不留神便长满了瓦的表面,于是屋顶之上有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姜文在电影《邪不压正》中,用瓦搭建了一个独属于“李天然”的理想世界。瓦不再仅仅是房屋的“衣服”,而是一个自由世界的承载。踩在用瓦搭建的屋檐上,或相聚、或分离、或是相爱。天空之下与屋檐之上,大地与天空之间有一个“平行空间”,人与鸟一样可以在这起舞。
从屋檐下的世界,到屋檐上的世界,不仅是瓦的转变,亦是人们目光的转变。
2000年后,瓦逐步摆脱了屋顶的束缚,找到了满足屋顶功能之外的新表达。
它与水的结合,静态的水纹仿佛有了波澜的生机;它与新材质的结合,平淡无奇的空间有了质朴的华丽感;它与植物结合,单调的空间有了一点禅意。
绩溪博物馆给瓦全新的视点,使瓦成为风景中的风景。
它的设计者是建筑设计师李兴钢,他在设计中基于对古徽州建筑的理解,大量运用瓦元素,建造了与山水相融又符合当代色彩的博物馆。
他将瓦运用在垂直的墙面上,青瓦仿佛爬山虎,从屋顶上垂下来。灰色的青瓦与白色的墙面构成了一幅淡雅却极具韵味的山水画。白予空间的遐想,灰以空间厚重感。在墙体的造型上,采用了“折顶拟山”的手法。灰色的三角与周边山形水系融合,虽是“人造山”,在远处观望为“屋山”,远景则如真山。
在花窗的设计上,设计师通过巧妙的测算,将不同花窗纹样布置在大小不同的方格中。当光斜射过来,形态各异的瓦将光分解为不同造型的影子。这光的舞步,在绩溪博物馆一步步被拉长。
建筑的诗意,也许便是如此。某个时刻,建筑与大自然中的风、雨、光产生了联系,被你看在了眼里。稀松平常的日子,也可以用诗去歌颂。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给瓦全新的姿态,瓦如云停在我们身边。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位于中国美院杭州市象山校区,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作品。隈研吾曾表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他在设计这座建筑的时候,秉承着“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念。通过人工与自然混杂相生的方式,使自由气息流淌在建筑中,也走入每个来访者的心间。瓦,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最重要的材质,在其中有着更自由的形式与表达。
瓦片,镶嵌在交织的铁丝网之间。远远望去,瓦片好似无数朵云漂浮在空中。瓦,好似摆脱了空间的禁锢,有了自由的生命与深沉的感受。光通过“瓦墙”透到地面,仿佛一只只印在地面上的白鸽。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每片平凡的瓦都好似对生命有了渴望。
“该博物馆位于山坡上,设计师为了顺应坡地地形,设置了内部连续的坡道将整个建筑空间与环境融合。”远望它,它仿佛匍匐在坡地上,随时准备着远行。无论从总体还是从局部,自由之意通过瓦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宁波博物馆让瓦的历史回归,唤起人们久远温柔的记忆。
宁波博物馆由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获奖者王澍主持设计,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博物馆本身成为了一件特别的展品。在高楼林立的宁波,建立一处这样的建筑是瓦的回归,也是文化的回归。
建筑的外立面由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层层叠砌而成,这样的墙体被称为瓦爿墙。它的建筑材料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数量最多,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废旧的建筑材料通过50多个工匠,手工砌筑层层叠砌,历时200余天完工。如今砌墙的工艺面临着失传,现代造房工艺的便利,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一板一眼去学这门老手艺。
废旧的瓦片在颜色和肌理在墙面的整体呈现出历史的沉淀感。红色的瓦给整体灰色调的墙体突出的视觉效果,撞色建筑的背后亦是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当我们走近它,可以发现历史的痕迹及当年烧制时留下的符号,每块瓦都承载着它的历史,每块都在风雨中加深着对世界的感受。
宁波博物馆这件展品,当它的外衣布满青苔,长出几簇灌木。打上了时间的痕迹,享受着时间的滋养。
瓦的可塑性与延展性使它不仅作为建筑体的外部修饰,同样适用于建筑的内部空间,予空间质朴的真实感,予生活诗意的感受。
瓦库5号坐落于郑州,是一个品茶与品瓦皆宜的茶空间。瓦库的设计师为余平教授,他以生活中常见而又濒临消逝的“瓦”为主要元素,让瓦在我们的视野内再一次鲜活了起来。
在这里,瓦变成了一页页书,悬挂在墙上;瓦变成空间中的一面墙,渲染着空间的意境;瓦变成了一个盘子,上面托放着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
设计师将将瓦竖向挂于墙面,做成流水的墙面,潺潺的流水与古朴的瓦仿佛将我们带入烟雨蒙蒙的江南。
瓦库5号用瓦堆砌筑成一个直径5.5米的圆柱形空间,青瓦鱼鳞纹样使半隐半现墙体仿佛有了波光粼粼的动态美。瓦不仅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同时保障了通风与采光,营造了空间的韵律美。
瓦从室外走入室内,是瓦的转身也是文化的需要。瓦,这一表达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建筑材料,逐渐成为了新时期我们内心的诉求。
瓦,从几十年前的随处可见,后来的无处可寻,到如今的变体。瓦如同一条沉睡的鱼,正在渐渐苏醒。
瓦从屋顶平移到墙面,从室外走入室内,从昨日的遮风避雨的建筑材料,逐步变为可以装饰建筑与空间的诗意符号。瓦的变形与回归,不仅是建筑材料的多重表达,也是文化的回归。
图 | 唐啸谷绘画大杂院
“刚烈美丽之时为之玉,朴素担当之时为之瓦。”朴实无华却历经千年而不腐的瓦其实代表着过去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记录着一辈人关于家朴素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是我们的父母,住在用瓦盖的房子里,推开门就是熟悉的街坊四邻。在院子里烹饪质朴的食物,在分享中感受时光的温情。
弗兰姆普敦认为,人与物之间存在着“移情作用”,在充分理解建造转态和背景的基础上,材料有了思想和情感,同时人也会形成强烈的情感反馈。瓦与中国人存在某种连接,瓦连接着中国人的情感与集体记忆。
瓦作为穿越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建筑材料,用瓦做屋面,是中国建筑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片片瓦的连接,串联着我们的家园、城市与国家。
当瓦重新以新的形式走入我们的视野,我们自然地去拥抱它。即使习惯了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瓦的记忆仍在我们血脉间静静流淌。
编辑 | 之源
-参考资料-
《青瓦艺术在当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李影
《瓦在中国环境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王秀秀
喜歡就點 – 誰最中國
发布者: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inewsw.cn/china-news/2022/08/19/archives/18813